李敬业扬州起兵一事传到洛阳,举朝震惊。
洛阳城里,乾元殿上,武曌正在观看骆宾王的檄文,读到“一抔之土未干……”时,有样学样道,“这是谁写的?”
众人答,“骆宾王!”
武后道,“这是宰相之过啊!如此人才竟然让他流落在民间!”
她随即勃然大怒,“敬业匹夫,不配姓李,自即日起,褫夺皇姓!对了,把徐茂公的坟墓给哀家刨了!”
可怜李绩一世英名,死后却被子孙所累……
武后为何会如此大发雷霆?因为与以往叛乱不同,以往都是契丹突厥这种少数民族叛乱,乱在外部,不影响李唐基本盘,但徐敬业不同,他这一次起兵,乃是李唐立国以来第一次内部爆发的大规模叛乱!
而且徐敬业毕竟是徐茂公的孙子,极具号召力,身份敏感,加之扬州金陵一带,乃是大唐最为富庶繁华之地,是大唐乃至于当时全世界的经济中心,她武后如何能不急!
但是急归急,发脾气归发脾气,事情还是要解决的,武后当即问道,“徐贼声势浩大,江南不容有失,哪位爱卿愿意领兵出征?”
程务挺挺身而出,“臣愿往!”
武三思早就想报复他,等得就是他这句话,他忽然指着程务挺说道,“大胆逆贼,竟敢欺瞒太后,骗取兵权,意图与徐贼里应外合,太后要是真把平叛大军交给你,我等还不是死无葬身之地?金吾卫何在,还不拿下此人!”
此话一出,满座皆惊,包括武后在内。
众人心说,这武三思什么毛病,为什么无端指责程务挺谋反?
最叫屈的莫过于程务挺本人,一脸懵圈道,“武大人何出此言?务挺何时与反贼勾结?”
武三思大笑道,“哈哈哈,程务挺,你瞒得过别人,却瞒不过我,你与那叛贼中唐之奇,杜求仁乃是莫逆之交,还敢说没和反贼勾结?”
程务挺心说这匹夫为了害我还真是煞费苦心,我与唐杜二人确实是旧交,可是他要是不提醒,我自己都忘了,于是辩驳道,“武大人可不要含血喷人,我与唐杜二人虽为旧交,却早没了干系,如今他二人既然谋反,我自然与他们划清界限,若是遇见,必然一刀砍死,献首太后!”
他又跪倒在地对武后说道,“太后,臣忠于李唐,忠于太后,还请太后明鉴!”
武曌的一番话却让他如坠冰窖,“哼!哀家看来,你忠于李唐是真,忠于哀家是假吧,你是不是真想和徐贼里应外合,谋取哀家的性命?”
程务挺一下子傻眼了,他怔在原地,不知如何反驳。
他不明白,自从武曌得知那日他偷偷去蜀王府通风报信一事之后,便欲杀他,只是还没找到合适的理由。
如今不过就着徐敬业起兵一事借题发挥!
武后见他不说话,怒道,“怎么?你无话可说了是吧,来人啊!推出去!剁成肉泥!”
程务挺急道,“臣……臣冤枉啊!臣冤枉!”
武三思道,“事实面前,还敢喊冤!”
程务挺大骂,“逆贼!朝廷就是败坏在你这种人的手中,这才导致天下大乱!想我父子两代,为大唐转战南北,一世英名,竟然毁在你这个小人手里!”
武三思也不生气,得意道,“哼!将死之人!骂吧!我看你还能骂多久!”
此时,已有武士上前,就要把程务挺推出去剁了……
一旁的黑齿常之颇有唇亡齿寒,兔死狐悲之感,况且他也向来看不惯武三思,赶紧为程务挺求情,“太后,务挺乃大唐名将之后,断不会同贼谋反!”
武三思心说你小子还敢求情?老子早就想报门牙之仇,好!好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