希特勒与戈林在“海狮计划”上的一意孤行,全然不顾朱由检此前的诸多谏言,这让朱由检深感失望。他意识到,希特勒如今自恃德国在欧洲战场取得的阶段性胜利,仿佛翅膀硬了一般,行事越发独断专行,对他人的意见置若罔闻。
既然希特勒如此刚愎自用,朱由检心想,也就没必要再过多关注英德之间那场胜负难测的空战了。当下,亚洲地区存在着更为关键且亟待处理的事务,那便是抢夺法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——泰国和柬埔寨。法国已然沦陷于德国之手,此刻就如同一只受伤的羔羊,毫无还手之力,正是大明趁火打劫的绝佳时机。否则,一旦这些富饶的殖民地落入英国人囊中,日后再想染指可就难上加难了。
朱由检一声令下,大明军队迅速行动,朝着泰国和柬埔寨进发。攻打这两地的过程竟出奇地顺利。法国在欧洲战场的惨败,几乎到了亡国的边缘,留守在东南亚殖民地的军队士气低落,无心恋战。面对大明军队的兵临城下,他们自知抵抗也是徒劳,纷纷乖乖地缴械投降。
对于这些投降的法国官兵,朱由检展现出了大国君主的胸怀与谋略。他下令,凡是愿意留下来继续为大明王朝效力的,一概接纳,不仅军饷照发,而且承诺给予他们与大明士兵同等的待遇和晋升机会。而对于那些一心想要回国的法国官兵,朱由检也不为难,安排船只,将他们安全地遣送回国。
与此同时,朱由检的目光并未仅仅局限于东南亚。他把战略的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北冥洲。彼时,法国在北冥洲的殖民地已然一分为二,西部由法国占领,称作法兰西领地,东部则被英国占据,名为加拿大。在朱由检的眼里,这片广袤的土地尽管目前荒芜人烟,但面积辽阔得令人咋舌,物产资源更是丰富得超乎想象,日后的发展空间必然巨大。而且,该地区人口极为稀少,对于急需拓展生存空间、安置过剩人口的大明王朝而言,无疑是未来移民的绝佳之选。于是,朱由检果断命令留守北冥洲的部队,稳步侵蚀法国在这片土地上的势力范围。
在积极开疆拓土的同时,朱由检深知,要想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,必须大力整军备战,提升国家的军事实力。
在一场庄严肃穆的御前会议上,朱由检神情凝重,目光坚定地向群臣阐述着他的战略规划。他要求,在 1666 年年底,大明王朝务必将钢铁总产量提升到五千万吨,煤炭总产量提升至五亿吨。同时,要确保年发电量始终保持在 2000 亿千瓦时,以满足工业生产随时可能激增的电力需求,为大明的军事工业和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。
在军用装备生产方面,朱由检下达了一系列强硬且明确的指令。他责令大部分原本生产拖拉机的工厂,即刻开动全部产能,全力投入到坦克和坦克歼击车的生产当中。他给坦克生产定下了明确的目标:到年底,坦克产能必须达到 4000 辆,坦克歼击车也要达到 1000 辆。第二年坦克产量要翻倍,达到一万辆,坦克歼击车达到五千辆。不仅如此,他还对坦克研发部门寄予厚望,要求他们力求在一年以内研发出升级版本的谢尔曼坦克,这款新型坦克将使用更为先进的柴油机作为驱动力量,以提升坦克的机动性、续航能力和作战效能。
飞机制造领域同样被朱由检列为重点发展方向。他要求西飞、沈飞、成飞、南飞、沪飞等各大飞机制造厂家,倾尽全力进行生产,务必在年底将军用飞机产能提升到年产两万架以上。生产的飞机品种涵盖了众多美利坚系列的经典机型,包括以卓越的机动性和空战能力着称的 p51 野马战斗机、专为空中格斗而设计的 f6f“地狱猫”战斗机、具备强大低空性能的 f4u“海盗式”战斗机、拥有强大火力和防护能力的 p - 47“雷电”战斗机,以及执行战略轰炸任务的 b - 17“空中堡垒”轰炸机、航程更远载弹量更大的 b - 24“解放者”轰炸机、具有跨时代意义的 b - 29“超级空中堡垒”轰炸机,还有擅长精确打击的 sbd“无畏式”俯冲轰炸机等。这些飞机的大量生产,将极大地增强大明空军的作战实力,使其在未来的战争中具备更强的制空权争夺能力和战略打击能力。
海军装备建设方面,朱由检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气魄和决心。他要求,每年至少要生产二十艘航空母舰,这将极大地提升大明海军的远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